農本方普濟消毒飲 (2067) 《中醫常用方劑手冊》

【成份 每10g 濃縮顆粒】
黃芩四錢,黃連四錢,陳皮一錢六分,甘草一錢六分,玄參一錢六分,連翹八分,板藍根八分,馬勃八分,牛蒡子八分,薄荷八分,僵蠶五分,升麻五分,柴胡一錢六分,桔梗一錢六分
【功效】
疏風散邪,清熱解毒,外散內清 ,
【主治】
| 
			 大頭瘟  | 
			
			 特徵  | 
			
			 頭面紅腫  | 
			
			 風熱疫毒  | 
		
| 
			 伴見證  | 
			
			 惡寒發熱  | 
		||
| 
			 
  | 
			
			 
  | 
		
風熱疫毒上攻之大頭瘟證,症見惡寒發熱,頭面紅腫熱痛,目不能開,咽喉不利,舌乾口燥,舌紅苔白兼黃,脈浮數有力。
【方義】
| 
			 
  | 
			
			 藥味  | 
			
			 作用  | 
		
| 
			 君  | 
			
			 黃芩、黃連  | 
			
			 清熱解毒  | 
		
| 
			 臣  | 
			
			 牛蒡子、薄荷、連翹、僵蠶  | 
			
			 向外疏散風邪,解毒  | 
		
| 
			 佐  | 
			
			 板藍根、馬勃、玄參、桔梗  | 
			
			 清利咽喉,增強解毒  | 
		
| 
			 陳皮  | 
			
			 理氣化濕  | 
		|
| 
			 佐使  | 
			
			 升麻、柴胡  | 
			
			 升陽散火,引藥上行  | 
		
| 
			 甘草  | 
			
			 保護脾胃,調和藥性  | 
		
歷來對君臣佐使分析還有不同,比較公認,常規分析黃芩、黃連清熱解毒,由芩、連聯合,偏重於上部,治療形成大頭瘟的根本原因,熱毒。
臣藥裡面,牛蒡子、薄荷、連翹、僵蠶,向外有散風,疏散風邪的作用,同時還能夠解毒。增加君藥的解毒作用。同時使風熱疫毒之邪外散。
佐藥,板藍根、馬勃、玄參、桔梗,這一組有清利咽喉作用,有增強解毒作用,同時擅長於散結。針對紅腫熱痛,腫勢也比較堅硬的這種腫脹,甚至於嚴重的,目不能開,口不能張,咽喉不利,針對這些,既增強解毒作用,又能散結消腫。這種紅腫熱痛,溫病病邪搏結氣血,也會影響到津液的壅滯,到後來化為膿血的話,也是一種津血的一種腐敗結合造成的。所以用一點陳皮,可以化濕理氣。津液通暢了,有助於消腫。
佐藥升麻、柴胡,同時兼使藥意義,從佐藥意義上來講,它有升陽散火的作用,這種疫毒搏結氣血,是熱毒鬱在局部,所以升散,升陽散火,用升麻、柴胡這個特點。這方裡升麻、柴胡是小劑量。作為使藥,它可以引藥上行,上達頭面。因為它病變主要發生在上部。
甘草作為佐藥,能保護脾胃,因為整個方劑比較苦寒。從李東垣的原書普濟消毒飲來看,他用人參也有一種和甘草扶助正氣,防止苦寒過份傷胃。甘草作為使藥,調和藥性,緩和藥性。
【辨證要點】
頭面紅腫焮痛(形容它很燙),惡寒發熱(初期),舌紅,苔白兼黃(裡熱),脈浮數。
【加減】
1.腮腺炎併發睪丸炎:加川楝子、龍膽草 (行氣止痛,以及對下焦清熱利濕)
2.腫痛明顯:加青黛(清熱解毒)、丹皮(活血)、赤芍(活血),並用青黛外敷(增加活血)
3.兼便秘:加大黃
【注意禁忌】
本方藥物多苦寒辛散,陰虛者慎用。
【現代應用】
丹毒、急性扁桃腺炎、腮腺炎、上呼吸道感染、腸病毒、急性中耳炎、鼻炎、帶狀疱疹。
複方一般每次服用量為5g,每日兩次,詳請參看盒面服用指示。
每位新訂購客户會獲贈量匙一套,內有1g、 2g、5g量匙各一,方便冲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