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荊芥八分,防風八分,蟬蛻八分,牛蒡子八分,蒼朮八分,苦參八分,木通四分,亞麻子八分,石膏八分,知母八分,生地黃八分,當歸八分,甘草四分
【功效】
【主治】
| 風疹 | 風熱 → 邪侵機體 | 鬱於肌膚腠理 | 皮膚瘙癢  | 
| 濕疹 | 風濕 → 浸淫血脈 | 
【方義】
| 君 | 荊芥 | 發散,擅長祛風止癢 | 
| 防風 | 風中之潤劑,走十二經,擅長祛風除濕 | |
| 牛蒡子 | 擅長祛上部風邪,又清熱解毒 | |
| 蟬蛻 | 散風清熱,擅長止癢 | |
| 臣 1 | 蒼朮 | 健脾燥濕除內濕 | 
| 苦參 | 燥濕 | |
| 木通 | 滲濕利水 | |
| 臣 2 | 石膏 | 清陽明氣分之熱 | 
| 知母 | ||
| 佐 | 當歸 | 養血 | 
| 生地 | 養陰 | |
| 胡麻仁 | 養血潤燥 | |
| 使 | 甘草 | 益氣補氣保護中焦,調和諸藥 | 
【辨證要點】
風疹、濕疹所反映出來的皮膚病。重點,(1)瘙癢,(2)濕疹抓破會滲出津水。但這個方擅長於止癢,比較起來,擅長於以皮膚瘙癢為它主證。而且整個證候,一定程度偏熱證,所以疹出色紅,脈浮,可以偏數。
【加減】
1. 風熱偏盛,口渴者(口乾,舌邊尖紅),重用石膏(石膏、知母清熱仍不夠),加銀花、連翹(疏散風熱);
2. 濕熱偏盛(阻滯氣機),兼胸脘痞滿,苔黃膩(反映濕熱),加地膚子、車前子(滲利濕熱);
3. 血分熱重,皮疹紅赤,煩熱(熱擾心神),舌紅或絳者(說明開始入營血了),重用生地,或加赤芍、紫草(清熱涼血)。 (石膏、知母善清氣分之熱,血分之熱,主要反映在一個皮疹上,色紅,紅比較突出)。生地涼血清熱,赤芍、紫草也 擅長涼血,不造成瘀血。
【注意禁忌】
1. 氣血虛弱者慎用。
2. 忌食辛辣、魚腥、煙酒、濃茶、咖啡,以免影響療效。
【現代應用】
濕疹、風疹、蕁麻疹、德國麻疹、過敏性皮炎、稻田性皮炎、藥物性皮炎、神經性皮炎、水蟲、痱子。
複方一般每次服用量為5g,每日兩次,詳請參看盒面服用指示。
每位新訂購客户會獲贈量匙一套,內有1g、 2g、5g量匙各一,方便冲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