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份 每10g 濃縮顆粒】
生地黃六錢四分, 人參八分, 玄參八分, 丹參八分, 茯苓八分, 五味子八分, 遠志八分,
桔梗八分, 歸身一錢六分, 天冬一錢六分, 炒柏子仁一錢六分, 酸棗仁一錢六分, 麥冬一錢六分
【功效】
滋陰清熱、養血安神。滋陰養血、補心安神
【主治】
陰血內耗以後產生虛熱,所以造成既有心腎陽虛(心腎不交)證,又有虛熱內擾,發生心煩、失眠。健忘怔忡,心煩少寐,心悸神疲,夢遺失精,口舌生瘡,大便秘結,舌紅少苔,脈細數
【方義】
| 
			 君  | 
			
			 生地  | 
			
			 增液湯(養陰清熱)  | 
		
| 
			 臣  | 
			
			 天冬  | 
			
			 滋補腎陰  | 
		
| 
			 麥冬  | 
			
			 增液湯(養陰清熱)  | 
		|
| 
			 玄參  | 
			
			 增液湯(養陰清熱)  | 
		|
| 
			 佐1  | 
			
			 酸棗仁  | 
			
			 養血安神  | 
		
| 
			 柏子仁  | 
		||
| 
			 當歸  | 
		||
| 
			 丹參  | 
		||
| 
			 佐2  | 
			
			 人參  | 
			
			 補五臟,安神定志  | 
		
| 
			 茯苓  | 
			
			 養心安神  | 
		|
| 
			 遠志  | 
			
			 收斂心神  | 
		|
| 
			 五味子  | 
			
			 收斂心神  | 
		|
| 
			 硃砂  | 
			
			 鎮心安神  | 
		|
| 
			 使  | 
			
			 桔梗  | 
			
			 載藥上行  | 
		
方中生地滋陰清熱以安神為主;玄參,天冬,麥冬,滋陰並助生地滋陰清熱為輔;丹參,當歸養血以安神;人參,茯苓益氣以安神;柏子仁,遠志,五味子,酸棗仁養心寧心安神皆為佐也;桔梗載藥上浮。諸藥合用,共成滋陰清熱安神之劑。
【辨證要點】
1.心腎陰虛失眠
2.手足心熱
3.舌紅少苔
4.脈細數。
【加減】
1.失眠重者,酌加龍骨,磁石(結合重鎮安神)
2.心悸怔忡重者,酌加龍眼肉,夜交藤(偏於心腎陰虛型,包括心律不齊,或自覺心悸,怔忡一般涉及到他覺症狀,增加養血、安神、定悸)
3.遺精者(因為腎陰不足有虛火,可能擾動精室),加煅牡蠣,金櫻子
【注意禁忌】
脾虛,納差,便溏慎用。不適合這麼大隊的陰柔之品,容易礙脾胃。這個方也不是常服,久服的。
【現代應用】現代常化裁運用於治療神經衰弱、精神分裂症、心臟病、甲狀腺功能亢進(甲亢)及複發性口腔炎、蕁麻疹等屬上述證候者。
複方一般每次服用量為5g,每日兩次,詳請參看盒面服用指示。
每位新訂購客户會獲贈量匙一套,內有1g、 2g、5g量匙各一,方便冲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