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份 每10g 濃縮顆粒】
柴胡二錢七分,葛根二錢七分,甘草八分,白芍一錢六分,大棗八分,羌活八分,白芷八分,桔梗八分,石膏一錢六分,生薑二錢七分,黃芩二錢七分
【功效】
清熱解肌、緩急止痛。
【主治】
外感風寒,鬱而化熱證。
主感冒風寒,郁而化熱,惡寒發熱,頭痛肢酸,目疼鼻干,眼眶疼痛,心煩不眠,舌苔薄黃,脈浮微洪者。現用于感冒、流行性感冒等見有上述癥狀者。
【方義】
| 
			 君藥  | 
			
			 臣藥  | 
			
			 佐藥  | 
			
			 使藥  | 
		|||||||
| 
			 葛根  | 
			
			 柴胡  | 
			
			 白芷  | 
			
			 羌活  | 
			
			 黃芩  | 
			
			 石膏  | 
			
			 桔梗  | 
			
			 白芍  | 
			
			 大棗  | 
			
			 生薑  | 
			
			 甘草  | 
		
| 
			 清陽明裡熱,生津  | 
			
			 散半表之邪  | 
			
			 眼眶、眉棱骨(陽明),散表止痛  | 
			
			 辛散解表(太陽)  | 
			
			 清裡熱(少陽)  | 
			
			 清裡熱(陽明)  | 
			
			 宣肺利咽  | 
			
			 斂陰養血  | 
			
			 協助散邪  | 
			
			 調和諸藥  | 
		|
方中羌活、能散太陽經之餘邪;葛根、白芷、為陽明經藥,可解陽明經之邪熱;柴胡則用於防少陽初入之邪;佐以石膏、黃芩、清其裡熱,復用芍藥收歛,使散而不令過汗;桔梗載藥上行而兼治咳、甘草調和諸藥、通調表裡,配芍藥又可緩急止痛。
【辨證要點】
發熱重,惡寒輕。這是有一種寒邪入裡化熱的過程。頭痛、眼眶痛、鼻乾、脈浮微洪。這個在臨床上看,有一些眼眶痛、鼻乾、耳聾這類可能,但是主要的是從它動態入裡化熱這個過程來把握它,脈浮微洪就是熱在增高,逐漸像陽明經熱去,而在前期,表證還比較明顯的,能看得到。盡管是惡寒輕了,發熱重了。這在入裡化熱這個過程使用。不一定機械的,我自己體會,不一定機械的,原書制定的幾個主治它都出現,它實際上確定一些代表性症狀,咽乾耳聾,眼眶痛等等。這個它是來標誌,用這些症狀反映邪涉及到的經絡。
【加減】
【注意禁忌】
外感初起風寒表證甚,無內熱者,慎用。
【現代應用】
感冒、流感、肺炎、及其他熱性病。
農本方複方一般每次服用量為5g,每日兩次,詳請參看盒面服用指示。
每位農本方配藥新訂購客户會獲贈量匙一套,內有1g、 2g、5g量匙各一,方便冲調。